【喜迎二十大】圓夢冬奧盛會 交出優異答卷——河北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高質量完成冬奧會籌辦工作”重要指示紀實
【喜迎二十大】圓夢冬奧盛會 交出優異答卷
河北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高質量完成冬奧會籌辦工作”重要指示紀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既有場館設施等物質遺產,也有文化和人才遺產,這些都是寶貴財富,要充分運用好,讓其成為推動發展的新動能,實現冬奧遺產利用效益最大化。"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我省大力弘揚北京冬奧精神,切實抓好冬奧場館和設施賽后利用,培育壯大賽事經濟和冰雪產業,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
北京攜手張家口籌辦舉辦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是國家大事,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推動。習近平總書記曾兩次親臨張家口賽區一線視察指導,要求"各有關地方有關部門要著眼于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河北省、張家口市要"努力交出冬奧會籌辦和本地發展兩份優異答卷"。
場館和配套設施建設是冬奧會籌辦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北高標準高質量推進規劃設計和建設施工,76個冬奧建設項目全部提前建成,"雪如意""冰玉環"等成為北京冬奧會標志性建筑。同時,以優質高效的服務保障,贏得了國內外參賽人員廣泛贊譽。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驚艷世界,給河北留下了寶貴的冬奧遺產。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省委十屆二次全會提出,大力發展后奧運經濟和文化旅游產業,使之成為我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省委、省政府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后奧運經濟發展的意見》,深入做好冬奧后半篇文章,努力交出本地發展的優異答卷。
省委書記倪岳峰到張家口市調研時要求,全省上下特別是張家口市干部群眾要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關愛轉化為強大工作動力,大力弘揚北京冬奧精神,切實抓好冬奧場館和設施賽后利用,培育壯大賽事經濟和冰雪產業,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
讓場館賽后"活"起來。張家口崇禮奧林匹克公園自7月16日開園以來,已舉辦賽事、會展、論壇等50余場次,接待5萬余人次。今冬,這里還將舉辦全國跳臺滑雪冠軍賽、全國北歐兩項冠軍賽等多項高水平冰雪賽事。
未來,張家口崇禮奧林匹克公園將努力成為世界級"體文旅"融合目的地,張家口賽區也將打造成全季、全域的冰雪娛樂中心、冰雪賽事舉辦地以及世界級冰雪旅游目的地。
張家口市體育局副局長 馮向前:
豐富拓展"賽、會、演、典、展、訓、假、健"等新業態,全力推動張家口后奧運經濟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身穿雪服,腳踩雪板,從雪道上呼嘯而下……如今,體驗冰雪運動的樂趣已經成為很多河北人的休閑新時尚。
石家莊西部長青滑雪場游客 高睿含:
看冬奧會才了解到滑雪的,本來想來這邊玩一次的,結果就發現愛上了滑雪。
"申辦冬奧會的最大目的,就是在三億人中推廣普及冰雪運動,推動中國冰雪運動跨越式發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河北出臺《關于加快冰雪運動發展的意見》,推動冰雪運動跨越式發展,冰雪運動強省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全省建成滑雪場109個、滑冰場202個,連續舉辦三屆省、市、縣三級冰雪運動會,參與冰雪運動群眾達3000多萬人。
今年,我省繼續支持建設可移動冰場,試點推進多個冰雪運動體驗和培訓中心建設;分批次培訓6000名中小學體育教師;截至8月底全省已舉辦冰雪賽事活動7493場次。
張家口體育局競賽管理中心副主任 劉超:
想通過這種聯賽的舉辦,以賽促訓,以賽促練,把(群眾)這種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繼續延續下來。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河北出臺《冰雪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及《支持冰雪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等,大力打造冰雪產業強省,冰雪裝備產業初具規模,冰雪全產業鏈初步建成,產業集聚效應初現。張家口高新區冰雪運動裝備產業園、宣化區冰雪產業園,累計引進冰雪產業項目109項,已投產運營51項。石家莊、廊坊、邢臺等地冰雪企業,魔毯、仿真冰、旱雪等銷售訂單普遍增長;滄州海興縣重點扶持,努力打造本地冰雪裝備品牌。
滄州市海興縣紅旗體育器材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炳玉:
北京冬奧會為我們帶來了發展良機。2019年投產以來,我們的液態仿真冰系列產品的訂單每年保持15%-20%的增長,今年前9個月的訂單同比更是增長了30%。
持續放大冬奧效應,燕趙文旅更顯魅力。省委、省政府印發《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張家口)建設規劃》,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不久前,國家體育總局、文化和旅游部聯合發布"2022年國慶假期體育旅游精品線路",崇禮后奧運體育旅游線路上榜,同時,崇禮成功入選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首批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名單。
今年7月啟動的第二屆京張全季體育旅游嘉年華,京冀兩地相關部門聯合發布了118項"全季體育燃動京張"體育品牌賽事活動,推出了52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以及22個"京張體育研學目的地"。
張家口市2022年計劃實施139個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重點項目,總投資2142.62億元,首批總投資149億元的46個項目已開工。
按照省委十屆二次全會部署,目前,全省各地正加強全域旅游創建,吸引越來越多游客走進河北。